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介绍
历史沿革:南京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前身为信息工程学院,2003年成立,2025年1月更名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专业学科设置: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四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皆是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皆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一个“人工智能”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国家级电子商务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商务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粮食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省级科研平台。
师资力量:共有教职工8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1 人,江苏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5 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4人,江苏省 “双创计划”双创博士2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8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专任教师 78 %(共49人)以上拥有博士学位,38%(24人有海外经历)拥有海外访学一年以上经历。学院设有“国民经济信息化”、“经管信息系统”等两个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多个省部共建实验室、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实验基础设施完善。院属专业学生千余人,学风严谨、课外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丰富,就业率连年稳居全校前列。
培养目标、培养特色、专业通识课程、专业主干课程:http://cie.nufe.edu.cn/info/1020/1138.htm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制本科,工科类,江苏省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采用“夯实基础、注重交叉、突出应用”的培养原则,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精神和工程素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应用开发、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开发、计算机管理、计算机信息处理,互联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离散数学、软件工程、数字逻辑、Python及数据分析应用、数据挖掘、Web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移动端应用开发、算法设计与分析(双语)、推荐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紧跟科技前沿,从专业课程设计到人才培养,侧重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突现学生的大数据管理能力,如: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数据获取、存储、处理与分析。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江苏省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教学中结合行业案例,强化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就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在公司、企业集团以及科研部门等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管理,在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领域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大数据管理系统研发及架构设计、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及发展前景:
本专业以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强化计算机应用开发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人才培养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江苏省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侧重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管理;可在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领域从事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系统研发及架构设计、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软件工程
(四年制本科,工学类,江苏省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设立的特色建设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富有良好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能够结合人工智能、复杂网络、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分析和解决复杂软件工程的分析设计、测试维护和项目管理等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展现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软件工程领域相关技术快速发展和跟踪前沿领域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理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理逻辑、人工智能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与质量控制、数据挖掘、Python及数据分析应用、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复杂网络理论与应用、Web技术基础、移动端应用开发、UML建模分析与设计、MySQL数据库开发与应用、Linux Shell编程、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现代高级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学科前沿进展专题等。
专业特色:
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软件工程专门人才,本专业建立了面向银行、证券、基金公司等金融财经行业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致力于打造适合特定工程领域发展需求的软件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和通信企业或者金融行业等企事业单位IT部门从事各种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质量保证与测试、项目实施及咨询等工作。通过产教融合培养获得了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能在软件与电商企业参与、组织与实施项目开发、软件关键技术的升级、研发等工作,也可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管理、研究与教学工作。
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四年制本科,管理学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数据科学基础、大数据管理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现代大数据管理方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方法和技术,具有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能够承担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特别是现代互联网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数据管理与应用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高度融合了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精髓,注重二者的复合应用。核心课程涵盖了博弈论、运筹学、信息经济学等管理科学基础理论,以及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大数据管理等大数据核心技术。此外,还包括大数据开发课程设计、大数据安全管理、大数据可视化等实践应用课程,以及Python及数据分析应用、信息检索原理、推荐系统导论等前沿技术课程。同时,我们也特别关注了电子商务行业的需求,开设了现代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管理、社会网络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等特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并具备从事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着重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学等多元学科知识的深度整合。从严谨的课堂教学到丰富的课外实践,我们致力于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数据分析与决策的核心方法。我们坚持宽基础、广涉猎的教学思路,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的扎实学习,更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与拓展。尤其针对电子商务行业领域,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使其能够迅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成为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将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他们可以在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特别是现代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行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数据分析、数据决策、大数据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管理决策等管理应用工作。此外,还可以在相关院校和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为推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贡献智慧和力量。
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科大讯飞联合培养)
(四年制本科,工科类,江苏省一流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联合人工智能行业龙头企业-科大讯飞,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子商务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国家粮食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以“产业需求导向、双元协同育人”为核心,定制前沿人才培养方案。校企组建双师团队,教授携手企业骨干,实现理论教学与应用实践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强化行业实战技能,多重职业素养提升活动全程赋能,紧跟产业前沿,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能,提升AI时代学生综合竞争力。
师资力量:
本专业具有高校和企业联合师资团队,高校90%以上的专任教师拥有工学博士学位,30%以上专任教授具有高级职称,40%以上专任教师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学位或海外访学经历。本专业每班配导师(班主任)一名。同时,科大讯飞将提供多位硕士及以上企业中高级工程师团队驻点校内,在课程教学、学生竞赛、实习实践和就业推荐等诸多环节提供全程服务。
学科专业建设优势、特色:
本专业旨在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以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围绕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内容,设置系列本专业领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必修课程,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以及计算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亮点:
本专业依托科大讯飞在亚太地区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引入基于国产芯片计算的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贯穿理论实践教学始终。采用“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深度推进产学研融合授课实训,让学生学以致用。优先为学生提供大厂实习岗位,使其在真实项目中锻炼成长,快速提升专业能力。在这里,学生能紧跟行业前沿动态,积累宝贵实践经验,显著增强综合核心竞争力。
行业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态势下,未来五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总需求量高达1500万至2000万人,尤其在当前背景下,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国产人工智能应用也亟需大量专业人才。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竞争已从通用技术能力转向“国产化+行业深度”的双重竞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既懂国产技术栈又具备跨行业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需求迫切,企业亟需通过校企合作、生态认证等方式加速人才转型,以弥补人工智能人才缺口中尤为突出的国产化技术短板。